企业如何“变绿为金”
企业若要实现减碳目标,势必要依赖新技术的突破和旧设备的升级。然而,多数企业在实践中遭遇的难题在于:新技术的改良往往涉及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这对于单一企业而言往往难以承受。
企业若要实现减碳目标,势必要依赖新技术的突破和旧设备的升级。然而,多数企业在实践中遭遇的难题在于:新技术的改良往往涉及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这对于单一企业而言往往难以承受。
2024年7 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决定》由总书记亲自领导起草
在我国全力倡导“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大环境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推进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致力于构建零碳园区,这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园区环保形象、增强品牌效应的核心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零碳园区的建设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背景下,低碳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针对化石能源的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和减污降碳等方面,我们亟需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首要任务是加强多能互补耦合技术的研究,通过不同能源间的互补与协同作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丁副总理出席活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正式启动。CCER交易市场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减少碳排放、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坚定的决心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在工作目标上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
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山西省省长金湘军的讲话激发了与会者对新质生产力转型的深刻思考。他提出的“向新、向效、向绿而行”的理念,不仅是对山西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未来发展的指导,也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多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打响了一场以“碳”为核心的保卫战。所谓的“碳”,主要指的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宝贵自然资源。随着这些含碳资源的过度消耗,地球暖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性,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每位个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积极采纳并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绿色减碳小知识,以切实行动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